一三一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心无”句:佛教指解脱妄念的真心为无心。《宗镜录》:“所为无心,何者若有心则不安,无心则自乐。故先德偈云:‘莫与心为伴,无心心自安,若将心作伴,动即被心谩。’”
“何有”句: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察心性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十不二门指要抄》上:“盖一切教行,皆以观心为要。”此承前文言心既已无,更何谈观心。
释:佛名释迦牟尼,故以释代称佛门。
障:佛教称烦恼为障。
“物本”二句:言客观事物从宏观上看本属一个整体。既然是一个物体,自然不需要什么“齐”了。
“自剖”句:言庄周提出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夭寿等的本身即自己将本来混一的客观事物分剖开来了。
【译文】 既然没有什么“心”,还谈什么“观”呢?佛门中人提出“观心”一事,实际上是在人的思想中新增加了一种烦恼。世界上所有的客观事物从宏观上看本属一个整体,既然是一个物体,自然不需要什么“齐”,因此庄子提出的所谓“齐物”,实际上是自己将本来混一的客观事物分剖开了。
一三二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达人:旷逸豁达之士。撒手悬崖:谓至关键时刻能忽然觉悟,猛然回首。
更漏:古时刻度滴漏计时,更,夜间计时名称,一般约计三更夜中,五更黎明。
【译文】 当笙乐歌舞正在热闹之时,便自己起身拂衣而去——真是羡慕啊,明达之士在临近悬崖的关键时刻能猛然省悟决然回首。在漫漫长夜临近结束之时,夜行者还在那里快步行走不肯停下,真是可笑啊——世俗之士沉身苦海日夜劳累永远不会觉悟。
一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