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说起帕金森,很多人会想起拳王阿里因帕金森病而颤抖的双手;事实上,在我们身边,在老年人甚至是中青年人身上,帕金森的发病率正在悄然升高。记者还从医院获悉,由于对这种病了解不够,许多中青年患者及其家属还因此背上了精神包袱…… 案例49岁,他患了帕金森 47岁的任先生近来总打不起精神,自从公司下达今年销售任务以来,他感到不胜负荷,常常有些模糊的不适感,工作时手握鼠标感觉酸胀没劲,手哆哆嗦嗦不听使唤。而且,家人发现他变得郁郁寡欢,除了上班从不外出……熟人见了任先生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脸上没了笑容,眼神发呆。在医院,任先生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专家点评:著名神经内科专家鞠建英认为,这种现象又叫“心理流感”,是一种心理障碍。由于任先生感到工作任务很重,平日也很少外出接受日照,导致大脑褪黑素的分泌减少。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上述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导致疾病复发甚至恶化。 鞠建英说,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及姿势平衡障碍等,逐渐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 陷入误区患者缺乏规范治疗 四川帕金森病患者人数,近年在日益扩大,而其中陷入防治误区的人却不少,这成了一个让神经科医生头痛的问题。首先,患者对早期症状了解不够,存在就诊“迟到”现象。一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了帕金森病,到后来就诊时症状已经加重;还有,由于惧怕药物的副作用、抵触用药以及错误用药等因素,许多帕金森病人都陷入了用药不当的误区。 为探寻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和方法,近年来科学家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受损脑神经的修复、再生上。研究发现,能促进神经再生的重要物质神经节苷脂(GM)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改善帕金森症状具有重要作用,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灵鸡汤”帮你摆脱帕金森病 “摆脱帕金森,常喝‘心灵鸡汤’!”专家建议,要抵抗“心理流感”的侵袭,不妨做春季踏青、跑步、打太极拳、练健身球和练俯卧撑等运动,使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不知不觉间就会变得情绪开朗、精神愉快。当情绪低落时,专家建议不妨做做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如看书报、听音乐,找朋友聊天,当实在烦闷无法解脱时,还可找心理医生咨询。 今日上午9时~下午5时 专家热线86531011、80826805解答“帕金森病”问题 如何防治帕金森病?为了给广大读者答疑解惑,今日上午9时~下午5时,本报特邀谢瑞露、鞠建英两位帕金森病防治专家,为大家提供耐心细致的热线服务,欢迎踊跃拨打。 【链接】 我国帕金森患者数逾170万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7%患有帕金森病,女性为1.6%。过去认为中国帕金森患者发病率低于世界水平,但最新研究表明,中国目前已拥有170万的帕金森患者,超过全世界总数的一半。现在,帕金森已被誉为中国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我国帕金森患者中:20%的患者是因环境污染或受化学毒素侵蚀致病;“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