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上班族都有这样的情况:一到周五晚上就非常高兴,因为可以在家里休息两天;一到周日的下午,心情就变得非常沮丧和懊恼,周日晚上睡觉也通常睡不好,有时甚至会失眠,就是担心第二天要上班了;星期一到了公司之后,表现得委靡不振、身体疲乏、焦虑易怒等,严重者还往往伴有心悸、盗汗、精神恍惚等症状。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为“星期一综合症”。 为什么会有“星期一综合症”?医生们通常用巴甫洛夫“动力定型”学说来解释:旧的动力定型被破坏而新的动力定型难以建立时的“混乱”。通常来讲,人们的工作日是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在这五天内人们会聚精会神地忙着工作和学习,把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搁置了,留着休息日去做,人们形成了与学习和工作相适应的“动力定型”。到了双休日,人们脱离了工作和学习状态,要处理其他的事情,有时甚至比工作日还忙碌,这样把原来建立起来的工作与学习的“动力定型”破坏了。双休日过后,由于必须全身心地重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即要重新建立或恢复已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此时就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这就是所谓的“星期一综合症”。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人们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和对美妙假日生活的留恋,到了星期一自然会引发这些现象。除了这种心理上的因素之外,从人的生理来看,从放松的休闲状态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当大脑松弛后,想再紧张起来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此外,很多单位会在星期一安排一周工作,给人的感觉是比平时压力要大一些,因此精神也相对紧张一些。 我们知道,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人们不喜欢星期一,实际上也在无意识中给自己以心理暗示:如果你认为这一天将是糟糕的一天,那么就真的有可能变得很糟糕。这种糟糕的结果反过来又强化了对星期一的恐惧。 那么,该如何避免“星期一综合症”呢? 为了尽快消除“星期一综合症”,可以在周日的傍晚安排一段“缓冲时伺”,做些轻松的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果觉得自己处理事情常常犹豫不决、不够果断,可以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如果发现自己遇事急躁,感情易冲动,可以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等缓慢而持久的项目;如果感到自己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体操等体育项目,这样会使信心逐步得到增强。 另外,上班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应静心休息,调整好情绪,为下一周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也可考虑一下工作上的事,将第二天要做的事提前做好准备,以便让自己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还有,星期一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过渡期”,因此更易引起难以摆脱的困倦,此时不要太过焦虑,一定要善于自我调节,尽量别把星期一的工作安排得太多太满。 如果在星期一感觉还是调整不过来,可以按下面的动作指导自己做一下自我放松的活动: 舒适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把休息意念送达全身各部位,然后放松脚尖, 再逐渐向上放松脚腕、小腿、膝盖、大腿;当松弛到肩部后,再转向两手指尖;最后,按脖子、脸、头部顺序放松。在全身松弛下来后,转而调整呼吸,把注意力集中于肚脐一带,缓缓地让肚脐向背部贴近,并随之呼气;然后缓慢且自然地向体内吸气,此时,你可以在心中默想“真舒服”或“我飘浮在天空,悠闲极了”。 这一套动作结束之后,身心就会得到相应的放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