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缁衣’者善其好贤者厚也《缁衣》郑诗
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缁衣’者,善其好贤者厚也。《缁衣》,郑诗也。”“缁衣”二字,见本篇第2节引用《诗经·郑风·缁衣》“好贤如《缁衣》”一句,故用以名篇。出土资料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两篇简本《缁衣》皆无今本第1节文字。王锷《礼记成书考》认为今本第二章应该是原本首章,故取篇首文字命名,此说可从。“缁衣”本指黑色布帛所制的朝服,又指《郑风·缁衣》篇名,因首章“缁衣之宜兮”为题。本
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缁衣’者,善其好贤者厚也。《缁衣》,郑诗也。”
“缁衣”二字,见本篇第2节引用《诗经·郑风·缁衣》“好贤如《缁衣》”一句,故用以名篇。出土资料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两篇简本《缁衣》皆无今本第1节文字。王锷《礼记成书考》认为今本第二章应该是原本首章,故取篇首文字命名,此说可从。“缁衣”本指黑色布帛所制的朝服,又指《郑风·缁衣》篇名,因首章“缁衣之宜兮”为题。
本篇议论主题多在君臣上下关系、君化民之道,也论及君子交友之道与言行准则等。行文风格明显,多先记孔子言论,再引《诗》、《书》、《易》等经文以证明,所引经文或断章取义,未必符合原作旨意。《隋书·音乐志》引梁朝沈约之言,认为本篇与《坊记》、《中庸》、《表记》四篇都取自已亡佚的《子思子》一书;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则认为本篇是《表记》的下篇,而与《坊记》三篇出于一人之手。无论三篇或四篇同出一人之手,其主要考察关键在于,文例多先议论后引书证。
今本《礼记·缁衣》现有两个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版本可供比对研究,一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简本《缁衣》篇(见《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一是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收藏的战国简本《缁衣》篇(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本篇《缁衣第三十三》,全篇选释。
.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
孔子说:“做君王的让臣下容易侍奉,做臣下的让君主容易了解,这样就不必多用刑罚了。”
. 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
]《缁衣》:《诗经·郑风》篇名。诗旨是赞美郑武公好贤下士。
延伸阅读:
- 癔症发作和人格特质有关系 心理治疗是基本措施[图]
-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图]
- 改元和改朝换代不同改朝换代同时面临着年号的改变改元在同一个朝[图]
- 勍(qínɡ)强大强有力王觐光说壬午年参加乡试时与几位朋友[图]
- 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图]
- 反同“返”左师公说“老臣我的儿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材而我衰老了[图]
- 锦衾遗洛浦将锦缎的被子送与美人谓男女定情、结婚洛浦洛水之滨传[图]
- 太史公说当我阅读世家记载时看到卫宣公太子因妻被杀弟弟子寿与太[图]
- 从时代来说颂产生得最早但数量最少《诗经》三百零五篇中《颂》诗[图]
- 陆逊率大队人马向襄阳挺进行至中途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并改后队为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