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不改邪恶心反而怨恨劝谏臣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太师不改邪恶心,反而怨恨劝谏臣。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家父:诗人自称。一说是位大夫,食采于家(地名),父为名字。诵:讽诵,指作诗。究:追究。王讻:王朝祸乱的根源。讹:化,改变。尔:指周王。畜:安抚,养育。家父作诗来讽诵,追究乱国之元凶。但愿君王心意转,万民安康享太平。小 旻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不能采纳善谋的诗。《毛诗序》说:“《小旻》,大夫刺幽王也。”朱熹《诗集传》说:“大夫以王惑
太师不改邪恶心,反而怨恨劝谏臣。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家父:诗人自称。一说是位大夫,食采于家(地名),父为名字。诵:讽诵,指作诗。
究:追究。王讻:王朝祸乱的根源。
讹:化,改变。尔:指周王。
畜:安抚,养育。
家父作诗来讽诵,追究乱国之元凶。
但愿君王心意转,万民安康享太平。
小 旻
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不能采纳善谋的诗。《毛诗序》说:“《小旻》,大夫刺幽王也。”朱熹《诗集传》说:“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以此可见作者大约是一位具有政治远见而无实权的官吏。他看到了幽王的昏庸,幽王实行的邪僻政策已把国家引到了灭亡边缘,因而作诗以示警。诗人对现实既痛心又恐惧,发自内心地唱出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千古名句。此诗主题鲜明,全诗都在批判“谋犹回遹”,即谋略邪僻。除了大段地说理议论,末章还用了几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从暴虎、冯河仅危害一身,说明政策邪僻将祸及国家。以临深渊、履薄冰比喻自己对国家将亡的战战兢兢的恐惧。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是一首感人的好诗。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谋犹回遹,何日斯沮?
谋臧不从,不臧覆用。
延伸阅读:
- 癔症发作和人格特质有关系 心理治疗是基本措施[图]
-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图]
- 改元和改朝换代不同改朝换代同时面临着年号的改变改元在同一个朝[图]
- 勍(qínɡ)强大强有力王觐光说壬午年参加乡试时与几位朋友[图]
- 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图]
- 反同“返”左师公说“老臣我的儿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材而我衰老了[图]
- 锦衾遗洛浦将锦缎的被子送与美人谓男女定情、结婚洛浦洛水之滨传[图]
- 太史公说当我阅读世家记载时看到卫宣公太子因妻被杀弟弟子寿与太[图]
- 从时代来说颂产生得最早但数量最少《诗经》三百零五篇中《颂》诗[图]
- 陆逊率大队人马向襄阳挺进行至中途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并改后队为前[图]